化學

梁樹權 教授
化學科學獎
1995年
梁樹權? 化學家。1912年9月17日出生,廣東中山人。1933 年燕京大學理學院化學系畢業, 獲理學學士學位。1937年德國明興(Munchen) 大學化學系畢業, 獲自然哲學博士學位。1955 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F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梁樹權從事分析化學科學研究和教育60余年,成果豐碩。早在30年代,他測定出的鐵原子量就被國際原子量委員會采納并沿用至今。建國初期負責解決包頭鋼鐵公司所用之白云鄂博鐵礦石的全部分析方法,因組成復雜,一般方法不適用,他研究建立了一套適合此礦石的分析方法,為國家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1954 年及1955 年又分別在撫順和鞍鋼現場對其環境污染進行研究,為環境保護提供了科學依據。多年來他解決了許多無機元素的分析問題,由早期的經典法解決硫酸鋇沉淀污染問題的研究,比色法測定氟,紙層析分離各種金屬離子,溶劑萃取分離多種金屬離子等工作,到研究建立多種富集和測定多種金屬的方法,如泡沫浮升法、負載樹脂法、熔融萃取法、微晶析出法等進行痕量元素的測定。近年又研究發展了新型的高分子顯色劑,用于金屬離子的分析,在選擇性和靈敏度方面有大幅提高。
一、鐵原子量的測定
1934年隨德國O.Hoenigshmid 教授從事原子量測定,1937年完成了以化學法精確測出鐵的原子量為55.850,1939年在德文化學期刊上發表,翌年,為國際原子量委員會所采納,一直沿用至今[ 見:“Tenth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Atomic Weights of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Chemistry”,載J.Am.Chem.Soc.,62,669(1940)]。此項數據為國際化學界作出了貢獻。
?
二、白云鄂博鐵礦石的分析研究
1938年毅然回國投身祖國的教育和科研事業。1953年承擔了白云鄂博鐵礦的全部分析工作。因該礦石組成復雜,通用方法不適用。梁樹權接受此項任務,經深入研究,成功地解決了選礦及冶煉白云鐵礦中的疑難分析問題,為我國包頭鋼鐵公司的設計和建立作出了貢獻。
?
三、撫順和鞍鋼環境污染的分析研究
1954年和1955年分別在撫順及鞍鋼現場,對因燒結及冶煉含氟鐵礦石所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作了最早的研究,開中國環境化學分析之先河。
?
四、微量和痕量物質的分離、富集與測定研究
早年他進行過廣泛的經典分析化學研究,解決了硫酸鋇沉淀污染問題。近10年來研究并建立了各種分離、富集方法,如泡沫浮升、負載樹脂、熔融萃取和微晶析出法等,尤其針對中國的豐富資源稀土和貴金屬等。他首次研究了負載樹脂孔結構參數對其分離性能的影響,提出了大孔聚異丁烯酸甲酯型負載樹脂的制備分兩步進行。他發現了在低酸度下具有優良的稀土分離性能的萃取劑八碳異烷基膦酸1- 甲庚基酯(5712)。近年又率先提出一類新型試劑---- 高分子顯色劑。將某些含甲?;娘@色劑與聚乙烯醇或聚烯丙胺縮合,所得之高分子顯色劑比原小分子顯色劑在靈敏度和選擇性上均提高頗多。這為有機分析試劑的發展提供了一條新途徑。
?
梁樹權從事科學研究與教育60余年,為中國科學與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振興,尤其為中國的分析化學的開拓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著、譯、校訂書籍 10 余種,如《鐵礦分析法》、《容量分析》、《無機痕量分析》、《絡合滴定及其應用》、《分析化學中的分離方法》等;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 130 余篇。
?
梁樹權教授的主要學術論文、著作目錄
?
- Das Atomgewicht des Eisens Z.anorg. allgem.Chem.,1939,241: 361-371.(with O.Hoenigschmid)
- Enrichment of traces of scandium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means of flotation.Frese-Nius'Z. anal.Chem.,1984,318(1):19--21.(with with Zhong Youlan, Wang Zhi)
- 電熱原子吸收法測定微量鐿 .分析化學 ,1986,14(1):8-12.(合作者: 陳德樸, 鐘攸蘭)
-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indium( )with the polymeric chromogenic reagent,PV.FPAQ.Fresenius'Z. anal.Chem.,(a)1986,334(6):511-513,(b)1989,334(7):636.(with Zang Erle)
- 金( ) 的離子浮選 .(a) 科學通報 ,1989,34(18):1395-1397,(b)Chin.Sci.Bull ,1990,35(7):562-566.( 合作者 : 吳曉軍 )
- ?Enrichment of trace amounts of gold, silver ,palladium and platinium by precipitate flotation.Fresenius'Z. anal.Chem.,1990,336(2):120-123.(with Wu Xiaojun)
- 八碳異烷基膦酸單 1- 甲庚酯反相色層分離稀土元素的性能.分析化學 ,1992,20(8):876-880.( 合作者 : 陳德樸 , 鐘攸蘭 )
- Monoalkyl esters of isoalkylphosphonic acid as extractants in rare earth separation.J.Rare Earths,1992,10(2):142-147.(with Chen Depu,Zhong Youlan)
- Enrichment of trace amounts of cerium-subgroup rare earths by ion flotation. Chin.J.Chem.,1993,11(6):550-553.(with Ma Huiming)
- 新試劑 5-(2′- 氨基 -4′- 羥基苯偶氮)鄰苯二甲酰肼 (AHPP) 的合成及光度法測定鈷 .化學學報 ,1994,52(12):1199-1202.( 合作者 : 馬會民 , 黃月仙 )
- 溶融萃取法富集痕量鉑和銠----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測定 .分析試驗室 ,1994,13(1):31 一 34.( 合作者 : 肖宏展 )
- 十一種雙功能團中性有機膦類的合成及其對金 ( ) 的萃取性能 .化學試劑 ,1994,16(6):321-326.( 合作者 : 蘇自奮 )
主要論著已刊行十余種,近年的有 : 分析化學中的分離方法.科學出版社 ,1988 等 .( 合作者 : 王應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