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

施一公 研究員
生命科學獎
2020年
1.獲獎項目:剪接體的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
該項目報道了世界首個完整剪接體近原子分辨率三維結構,揭示了剪接體組分的組裝原則及催化活性中心的分子結構。解析了酵母剪接體工作過程中全部8個基本關鍵狀態及人源剪接體7個狀態的高分辨率三維結構,完整地覆蓋整個剪接通路中關鍵的催化步驟,從組裝到被激活,從發生兩步轉酯反應到剪接體的解聚,提供了迄今為止最為清晰的剪接體不同工作狀態下的結構信息,將我們對RNA剪接的分子機理的理解推向原子層面,為理解高等生物的RNA剪接過程提供了重要基礎,推動了整個RNA剪接領域的發展,同時,為進一步探索與剪接異常相關疾病的致病機理和藥物開發提供分子基礎。
2.獲獎人簡介:
施一公,1967年出生于河南鄭州,結構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外籍成員。1989年清華大學畢業,獲學士學位;1995年獲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學位。1998至2008年歷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Warner-Lambert/Parke-Davis講席教授;2008年全職回到清華大學工作?,F任西湖大學校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院長。
主要學術領域包括:運用生化和生物物理的手段研究細胞調亡的分子機制、重要膜蛋白以及細胞內生物大分子機器的結構與功能;尤其是解析了真核信使RNA剪接體關鍵復合物結構,揭示了活性部位及分子層面機理。曾獲舍爾學者基金會-舍爾學者獎,雷拓愛倫基金會-雷拓愛倫學者獎、鄂文西格青年科學家獎、國際賽克勒生物物理學獎、香港求是基金會杰出科學家獎、談家禎生命科學終身成就獎、瑞典皇家科學院愛明諾夫獎、吳階平-保羅?楊森醫學藥學獎、影響世界華人大獎、何梁何利科學技術成就獎、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
剪接體課題組討論
剪接體課題組參加學術活動
起跑線? 攝于2008年5月
實驗室成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