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獲獎項目:基于L(1/2)正則化理論的稀疏雷達成像
突破傳統奈奎斯特率采樣下雷達成像是對地觀測的重大需求。壓縮感知展示了可能性,但其成像復雜度高于常用雷達,難實用化。獲獎人原創地提出稀疏信息處理的L(1/2)正則化理論,證明 L(1/2)能在比L(1)更少的采樣下實現稀疏信號重構,是L(p) (0<p<1)中唯一具有解析解且最稀疏的正則化格式,并存在快速算法,從而為解決廣泛的稀疏信息處理問題提供了不同于傳統的高效求解范式,形成了稀疏雷達成像的原創成像理論;提出基于雷達回波模擬算子的成像新原理,將原有稀疏雷達成像算法的單步迭代復雜性從N^2減少到log(N)N量級,實現了與常用雷達算法復雜性相當,為稀疏雷達的實用化帶來了可能;提出稀疏雷達設計與評估的3D相位圖方法,與L(1/2)重構和基于回波模擬算子成像一起構成稀疏雷達成像的系列核心新技術。據此研制成功全球首部稀疏雷達原理樣機,開展機載實驗應用,驗證了新理論與新技術的正確性與有效性。L(1/2)正則化理論也已成功應用于CT成像、無線通訊、生物信息、地震信號處理、電力系統優化、城市交通、機器人跟蹤、機器學習、圖像處理、光譜解混、醫學、腦科學、天文學與天文物理等廣泛領域,展示了其普適性價值。
2.獲獎人簡介:
徐宗本,數學家、信號與信息處理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55年出生于陜西柞水,1976年畢業于西北大學數學系,1987年獲得西安交通大學數學博士學位;1988-1989在英國Strathclyde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從1976年起,加入西安交通大學,先后任副教授、教授,歷任研究所所長、理學院院長、副校長;1990-2001期間先后任香港中文大學、英國Essex大學、意大利Napoli大學研究員、訪問教授。2017年創立西安(國際)數學與數學技術研究院并擔任院長直今。是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973)“基于視認知的非結構化信息處理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和“非結構環境下的智能感知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首席科學家、西安交通大學大數據算法與分析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CSIAM蘇步青應用數學獎, 并在世界數學家大會(2010, 印度)上作45分鐘特邀報告。研究方向為:應用數學、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算法。
吳一戎,信號與信息處理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63年生于北京,1985年本科畢業于北京理工大學,1988年在北京理工大學獲得碩士學位,2002年在中科院電子所獲得博士學位。1988年起在中科院電子所工作,現任研究員、所長,200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6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2007年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2010年獲國防科技工業杰出人才獎,2010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2017年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研究領域為電子與信息科學。
徐宗本出席第26屆世界數學家大會并做特邀報告
徐宗本獲得中國CSIAM蘇步青應用數學獎
吳一戎在授課
吳一戎在實驗室執行抗震救災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