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藏高原動力和熱力強迫對亞洲夏季風爆發和氣候形成的影響
摘要:
吳國雄教授用理論和數值試驗相結合的方法建立了青藏高原感熱氣泵理論、熱力適應理論和加熱所致垂直運動模型;證明高原斜坡感熱加熱和冷卻在驅動亞洲季風和調節亞洲氣候的重要作用;發現冬半年高原動力阻擋作用激發出大氣偶極型定常波流型,影響亞洲氣候。
基于此,在國際上首先提出亞洲熱帶夏季風的爆發由三個動力接續階段組成: 5月初高原錨定作用使季風首先在孟加拉灣東至中印半島西爆發;其加熱平流作用使南海季風在5月中爆發;接著南亞高壓抽吸作用使印度季風6月初爆發。
證明季風爆發每階段都有高原上空急速升溫;伴有中高緯東傳暖脊和副熱帶西傳上升運動的準2-3 周低頻振蕩及從熱帶北傳的高空輻散的MJO低頻振蕩在亞洲季風區鎖相,決定著季風爆發時間。
吳國雄,1943年3月生于廣東潮陽,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LASG)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氣象學會榮譽會士。1966年畢業于南京氣象學院;1983年獲英國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先后在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地球流體力學實驗室做訪問科學家和高級訪問研究教授。曾任LASG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和學術委員會主任。
吳國雄一直從事天氣氣候動力學,大氣環流動力學,氣候系統模式發展和數值模擬研究,取得系統性、創新性的成果。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論文200余篇。曾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曾任多種國際學術期刊編委和主編。曾任世界氣候研究計劃國際聯合科學委員會常委,國際氣象和大氣科學協會主席;現為國際科學理事會 (ICSU)執行局委員,國際科學理事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國際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聯合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